登錄|注冊|聯系我們
                科研成果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科研成果
                “智能化超級自動水站”技術通過成果鑒定

                      實驗室馬梅研究組牽頭的技術團隊在中國科學院項目、863課題和水專項支持下,歷時6年研發“基于生物毒性預警觸發的智能化超級自動水站”關鍵技術,建立以生物毒性監測為觸發層,集成各類理化參數,通過耦合基于生物毒性的污染物風險預警模型數據庫和智能化解析判斷軟件對多參數信號進行智能解析判斷和連續實時大數據挖掘;系統實現“常規指標超標”和“綜合生物毒性”的報警,判斷水質污染程度、污染類型,自動分析產生毒性的可能原因,實現對不同等級不同類型事件的有效區分和應對,對目標水體進行水質綜合判斷和預警;單元模塊相互兼容,鑲嵌多功能數據處理、數據傳輸模塊、決策支持系統和應急案例數據庫,通過智能化可實現針對不同水質安全預警需求。技術團隊自2014年起在石家莊的滹沱河、棉冶河跨界水源地和黃壁莊水庫取水口建設了三座基于生物毒性預警觸發的智能化超級自動水站和水環境安全預警監測云數據中心,并投入日常業務化監測預警運用,為石家莊市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平臺。

                       “智能化超級自動水站”關鍵技術于2015年12月19日通過了由河北省成果轉化服務中心組織、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主持的技術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技術取得了若干關鍵技術突破,實現了技術集成創新,率先在國內實現了水源地生物監測綜合預警工程應用,研究成果為我國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為我國水質監測臺站規劃建設提供技術示范和運用指導,為全國開展生物監測預警提供了良好示范。認為該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技術團隊來自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軍事醫學科學研究院、無錫水質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等十余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企業,是產學研用結合、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團隊。

                  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6年1月26日

                  
                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Copyright 2010 SKLEAC 版權所有    京ICP備14123456
                聯系電話:86-10-62849136      傳真:86-10-6292354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18號 郵編:100085  

                              三级色片没穿衣服